銀住建規發〔2020〕3號
各建設單位、招標代理機構: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活動,依法正確履行好監管職責,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業亂象整治工作開展,切實解決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弄虛作假、圍標串標等突出問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我市招標投標活動健康有序發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規范招投標活動
(一)嚴格執行必須招標的工程規模及范圍標準。按《寧夏回族自治區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103號)等國家、自治區相關規定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其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達到范圍標準之規定的,必須招標。
(二)合理設置投標人資格條件。在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公告以及招標文件中,不得擅自擴大招標范圍隨意提高招標門檻,不得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時,投標人資質等級設置,按照住建部《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執行,技術特別復雜或者具有特殊專業技術要求的建設項目可適當提高投標人資質等級要求。
(三)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招標人)可自行選擇招標代理機構,優先考慮信用綜合評分好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招標代理機構承接業務實行項目負責人制,項目組成人員由本機構至少3名中級以上職稱專職人員組成,招標代理機構在開展業務時,項目組人員須與填報的《工程招標代理項目信息表》人員信息一致。
(四)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活動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工作體制機制。一是將企業誠信分值納入評標辦法中,企業誠信分值來源于寧夏建筑市場監管服務系統所公布的企業信用分。二是依托“信用中國”、“信用寧夏”、“信用銀川”等信用平臺查詢企業信用、信息,依法對失信被執行人在招投標活動中,采取限制措施。
(五)優化招投標保證金繳納方式。我市市轄三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建設活動中,相關企業可根據實際選擇保證保險、銀行保函、工程擔保等形式進行各類建設工程履約保證。保證保險、銀行保函、工程擔保合同與現行的現金保證具有同等效力,企業可自主選擇,各擔保受益人不得拒絕或限制使用。保證保險、銀行保函、工程擔保合同的保證金額或投保金額及提交時點等,按自治區工程保證金現行規定執行。提升保證金退還效率,招標人與中標人簽訂合同后5日內,應當向中標人和未中標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
(六)推行不見面開標方式。凡進入銀川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投標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類項目全部實行電子招投標,采用不見面開標方式。
二、強化日常監管
(一)加強招標代理機構誠信信息管理,完善項目負責人管理制度。重點監督招標代理機構項目組人員身份信息、到崗情況,提高企業自律和誠實守信意識,推進代理機構整體實力提升。
(二)建設工程項目在評標結束后,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將評標結果在“寧夏公共資源交易網”等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內容包括評標委員會推薦的中標候選人名單及其排序、投標文件被否決的投標人名稱及其被否決原因及依據等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內容。
(三)暢通投訴渠道、規范投訴行為。逐步完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投訴處理機制,招標人收到的異議件或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中心收到的投訴件應符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投訴處理辦法》(國家七部委第11號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監管的指導意見》(建市規〔2019〕11號)要求,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中心要建立健全公平、高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及時受理并依法處理招標投標投訴,加大查處力度。規范投訴行為,投訴書應包括投訴人和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及有效聯系方式、投訴的基本事實、相關請求及主張、有效線索和相關證明材料、已提出異議的證明文件。屬于惡意投訴的,應追究其相應責任。
三、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一)對存在弄虛作假、圍標串標,惡意競標等違法行為的投標人,一經查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并將查處結果移交市綜合執法部門進行處罰,處罰結果通過“寧夏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信用銀川”等平臺向社會公開,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
(二)對評標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的評標委員會成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主席令第2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3號)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并將查處結果移交市綜合執法部門進行處罰,處罰結果通過“寧夏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信用銀川”等平臺向社會公開,并對違法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取消評標委員會成員資格,不得再參加任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通知自2020年8月2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8月21日。
銀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0年7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